健康產業大道至簡 精準醫療魅力綻放
發布時間:2016-11-14瀏覽次數:
近日,2016中美醫藥·醫療創業大賽暨首屆精準醫療未來論壇在上海火爆開場。面對現場路演的各個創業項目,來自醫療、投融資領域的12位創業導師提問如疾風驟雨,一個接著一個:
“國外有您所說的這種協同抗體藥物獲批嗎?每個抗體藥物是否需要單獨審批?”
“您要從跨國藥企廢掉的新藥產品中‘撿漏’,似乎有碰運氣的成分。與跨國藥企相比,您的創業團隊的核心優勢在哪兒?”
“我有兩個問題請教:第一,您的產品和大型呼吸機相比的話,數值相差多少?第二,患者在家使用您這個產品的話,應該何時校正、去哪校正、怎么校正?”
……
據悉,本次2016中美醫藥·醫療創業大賽是年度總決賽。參賽的12個項目均從中美兩國近500個生物醫藥創業項目中遴選而來。從大賽和論壇的熱烈程度來看,精準醫療已成為全球和中國的創業熱點與投資風口。當然也有專家指出,精準醫療要實現大規模應用,仍待時日。
創業熱情高漲
所謂精準醫療,是將個人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差異考慮在內的疾病預防與處置的新興方法。它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
2015年1月,美國提出實施精準醫療計劃。2015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我國由此邁入精準醫療計劃時代。國家癌癥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用“炙手可熱”來形容精準醫療領域的創業和投資。以上述大賽為例,參賽的創業項目涵蓋了靶向藥物研發、數字化影像診斷、可穿戴傳感器、3D打印、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
陳明久是南京博斯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總經理。在此次大賽中,他提出了協同抗體的概念。他認為,單克隆抗體只能阻斷靶點的一個功能區,多克隆抗體則包含了大量無效的部分。協同抗體可以有效摒除多克隆抗體的非特異性和單克隆抗體的活性局限性,同時還保留了多克隆抗體和單克隆抗體的獨特優勢,最終實現“1+1>2”。
陳明久告訴記者,目前,美國很多大公司都在埋頭進行協同抗體藥物研發。“我認為,未來50年乃至100年后,單抗和多抗藥物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協同抗體藥物。”陳明久表示,2013年,正是看到了協同抗體發展潛力,他毅然決然回國創業。目前,已有3家公司與他簽署了保密協議,另外還有一家公司正在對項目進行評估。
索元生物醫藥(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橫跨美國加州、中國浙江的國際化公司,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羅文,以美國公司的名義參加了2016中美醫藥·醫療創業大賽,其淘金廢棄新藥的個性化研發模式贏得了參與投票的各路大咖的青睞,并獲得此次大賽的一等獎。
據悉,索元生物從國際大藥廠引進經過Ⅱ、Ⅲ期臨床試驗,證明了安全性但因有效性不夠而未獲批的新藥。“實際上,很多這類被‘廢棄’的新藥,對小部分患者是有效的。我們買回來后,利用獨創專有的生物標記物平臺技術篩選患者,從而達到精準醫療的目的。”羅文認為,這種生物標記物指導的臨床開發能以較小的投資、較低的風險獲得藥物的價值重建。目前,索元已收購了200多個這種“失敗的新藥”。
投資如火如荼
根據火石創造發布的數據,目前,全球共有4438家精準醫療公司。其中,美國公司1159家、中國公司854家、日本公司296家。數量居世界前三位。而在中國,不含高校和研究機構正在醞釀的項目,精準醫療公司有854家,集中在北京、江蘇、浙江、上海、廣東,其中江浙滬地區的公司數量占全國總數的29.3%。
資本對于市場永遠擁有最為敏銳的感知力。火石創造CEO楊紅飛指出,截至目前,全球精準醫療領域融資總案例數為1505筆,融資企業總數為632家,占總案例數的14.2%;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并購已成為全球精準醫療公司的發展趨勢,我國國內則依舊以創投為主要形態。2015年精準醫療全球投資熱度排在前三位的領域分別為腫瘤(占15%)、傳染病(占9%)、神經系統疾病(占7%)。國內投資重點也是以腫瘤為主,關注點在腫瘤靶向藥物。
公開資料顯示,紅杉資本、匯橋資本、弘暉資本等創投圈著名的投資機構,都在加大對精準醫療產業鏈的布局,涵蓋液體活檢、基因編輯、基因大數據、免疫細胞治療全產業鏈。
記者也了解到,部分參賽項目在決賽路演之前就已被資本看中。就在大賽開幕前夕,精準醫療百家匯與來自美國賽區的Exact Imaging公司簽訂了投資意向協議書。據悉,后者的ExactVu技術可使泌尿外科醫生清晰地觀察到相關前列腺區域,并對特定位置進行取樣檢測。不僅如此,在大賽當天,杭州量康科技有限公司也以180萬元價格起拍其1%的公司股權。經過多輪激烈競爭,碧生源董事長趙一弘以“黑馬”身份最終以290萬元將其收入囊中。而上市公司仙琚藥業則已參股索元生物。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多學科交叉的精準醫療有漫漫長路要走。
在回答“精準醫療是否會發生”時,美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人類基因組計劃創始人之一Charles Cantor的回答是“可能會發生”。他直言,在可見的未來,根據個體特征設計出一體化的完美醫療方案,僅僅是非常有錢的少數人能夠享用的,且有很多基因的變異對疾病都會呈現出不同的特性,“其復雜性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對個體化醫學是一個挑戰”。福建省腫瘤研究所所長應敏剛也表示,目前在臨床上真正能夠用精準醫療治療的疾病非常少。
此外,監管也是制約精準醫療發展的因素之一。Charles Cantor指出,在精準醫療之下,每一個疾病會成為“孤兒病”。而目前的監管框架是無法應對針對個體患者提出的個體化醫療方案的。
“精準醫療是一個持續的資本注入和資源利用過程,所以需要VC/PE有足夠的耐心。”精準醫療百家匯董事長任晉生表示。